凱琳史勞特 (Karin Slaughter)筆下的世界,有點誘人但不甚討喜。幾年前由臉譜出版的「格蘭特郡」系列的《盲視》與《蘿莉的祕密》,小說就像恣意噴灑血漿的電影,可以看到斷隻、殘骸還有女性角色驚懼的臉龐,尤其以《盲視》為最賣弄暴力的一部小說。《盲視》這本小說中充斥殘忍和暴力的相關描述,讀者明明知道小說文字是連結作者筆下文字與讀者想像而被賦予生命,然而這本小說無疑就像文字版的暴力電影。就社會寫實的角度,《盲視》也許寫出了類似或者可以比擬犯罪現場的實景,重劃了人人不忍卒睹、遮口欲吐的畫面,但是不少讀者不喜歡這樣的描寫,在作者筆下,受害者(百分之99是女性)好像是在市場待顧客挑選的肉類,非要剃完骨、抽光血才盡到這個角色「生前」的職責,甚至有讀者認為這是另一種剝削女性受害者與宣傳暴力的方式。就讀者的角度來看,我能體會為何作者要用盡氣力書寫暴力的用處,作者很清楚她得用最暴露的方式讓讀者瞭解到受害者的痛,如果只是輕描淡寫過去,沒有人可以體會暴力所在。
目前分類:推理小說─歐美 (38)
- Nov 07 Wed 2012 08:11
重新詮釋暴力─《虐殺三聯圖》
凱琳史勞特 (Karin Slaughter)筆下的世界,有點誘人但不甚討喜。幾年前由臉譜出版的「格蘭特郡」系列的《盲視》與《蘿莉的祕密》,小說就像恣意噴灑血漿的電影,可以看到斷隻、殘骸還有女性角色驚懼的臉龐,尤其以《盲視》為最賣弄暴力的一部小說。《盲視》這本小說中充斥殘忍和暴力的相關描述,讀者明明知道小說文字是連結作者筆下文字與讀者想像而被賦予生命,然而這本小說無疑就像文字版的暴力電影。就社會寫實的角度,《盲視》也許寫出了類似或者可以比擬犯罪現場的實景,重劃了人人不忍卒睹、遮口欲吐的畫面,但是不少讀者不喜歡這樣的描寫,在作者筆下,受害者(百分之99是女性)好像是在市場待顧客挑選的肉類,非要剃完骨、抽光血才盡到這個角色「生前」的職責,甚至有讀者認為這是另一種剝削女性受害者與宣傳暴力的方式。就讀者的角度來看,我能體會為何作者要用盡氣力書寫暴力的用處,作者很清楚她得用最暴露的方式讓讀者瞭解到受害者的痛,如果只是輕描淡寫過去,沒有人可以體會暴力所在。
- Sep 20 Thu 2012 06:19
當罪惡成為生活必需品─《心囚》
《心囚》適合的讀者:喜歡《沉默的羔羊》系列小說的讀者
乍看之下,《心囚》被太多傑作所侷限,因此有所不足。在湯瑪斯哈里斯所寫的《沉默的羔羊》系列小說的光環底下,要創造另一個「傑出」的殺人魔實在不易,且作者打破性別使用慣例,以女性替代男性,使寫小說、創造角色的難度難上加難。這不是性別歧視,但是女性的確有很多受限之處,不過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女性殺人慣犯更難被掌握,因為她控制他人,納他人為殺人工具。
即使作者本身無意與《沉默的羔羊》系列小說並列,但是讀者初讀這本小說時,就算不被任何閱讀心得、評價所影響,直覺的反應就拿葛蕾茜與漢尼拔萊克特博士相比。漢尼拔博士被塑造成有別於同類型小說男主角所代表的追兇、正義及懲惡身份,但是他卻是系列小說中的主要罪犯與男主角。如果要以辭彙來形容漢尼拔博士,可能是一片空白,因為用殘暴、嗜血、性格扭曲已不足以形容漢尼拔博士,這些形容詞太普通,只能指涉一小部分的他。定位於模糊地帶的他,與FBI的幹員克麗絲史達琳的曖昧在小說和電影中佔去一小部分篇幅,他們之間雖沒有過多的接觸,只是用言語交流代替調情、交往等男女間的情感表達方式,事實上他們已是互相依存的「伴侶」。
- Sep 27 Tue 2011 21:59
血,本無罪─《血之罪》
《血之罪》適合的讀者:犯罪小說的入門讀者
如果單以犯罪、推理成分來審視《血之罪》這本小說,可能會覺得此書平淡過頭,甚至缺少激發腎上腺素的敘述,甚至連文字都染上北方陰冷沉鬱的氣息,很難感受到書中主角、配角藉由文字透出的情緒。再者,《血之罪》一開始就帶出混亂的劇情、旁雜的支線,如果作者無法自圓其說、理出頭緒,這本小說的敘述會更疏離作者原先想要書寫的氛圍。
當然,作者並沒有讓這場可能的寫作災難蔓延開來,他確實在短小的篇幅中將看似平行線的多個案件梳理成一條直線,也沒有加入過多的牽強。在作者的筆下,這條直線串連起年老的加害者、逃婚的新娘、 被害者的遺族與主角的親人,這些角色並不是線上剝離的線頭,而是在同一條線上過去、現在的推演,旁人看不見的原因只是這段歷史太過黑暗,當事人不敢啟齒,而且她們也知道嘶聲力竭的結果不是平冤昭雪,而是換來嘲諷與活該的浪潮。在被害者的那個時代,禁聲可能是逃避受害的最佳法則,因此,她們選擇將聲音藏起來、把記憶鎖起來,用時間來換取療傷的機會,但是歲月也許能遮蓋傷口,遺留下的血緣關係卻是永遠的羈絆。
- May 31 Tue 2011 16:49
穩穩開始、平平結束─《重返人間》
要讓小說一氣呵成並不容易,首先要能掌握起承轉合,還要抓穩故事張力,最後還要平衡小說頭尾,以免頭重腳輕。許多小說都有一個接近完美的構想、高分的開頭、及格的敘事技巧,然而常常卻在某處坍落,造成故事的小小缺陷。
- May 05 Thu 2011 16:23
雙線不敵變形─《馭電人》
- Mar 21 Mon 2011 09:26
只有壞還不夠─《下流秘密俱樂部》
推理、驚悚小說作品忌諱破綻百出,留下一堆瑕疵讓讀者發現,因為推理、驚悚小說主要不是在展現文采辭藻,而是故事性的邏輯與合理,是要留給讀者一個立即且強大的閱讀印象,因此在鋪陳故事的同時,應該回去檢視故事經緯間的破洞,好將那些過大的缺漏處修補起來。
- Oct 03 Sun 2010 20:51
有夢不一定最美─《漂離的伊甸》
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中譯作品《貝納德的墮落》、《莫拉的雙生》兩書無疑都是有著崇高理念的著作,但是對她的著作並沒有很深的印象,一來是對她的作品還沒有形成熟悉的印象、二來是兩書離你我稍遠了些,所以在推理或驚悚小說中,她可能不是前幾名,但是她的確是個憤憤不平的社會觀察著。閱讀了《漂離的伊甸》後,逐漸可以看到她想累積、想呈現給讀者的面向。她想透過醫療系統的漏洞、人口走私的猖狂來寫大家都知道也確實存在,但是很多人選擇看不到甚至變成加害者的世界失衡狀況,這是在世界貧富不均問題下的一個支流,支流分向亞洲,包括台灣。 來源
美國在台協會的2005年到2010年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中顯示,台灣政府在打擊人口販運上有所進步,事實上有些過份明顯將外籍女性當做商品任消費者選購的婚姻仲介業與買賣型婚姻已經減少許多,但是台灣政府還未顧及透過招聘機構及仲介掮客的外籍勞工人權與工作權,而這些勞工不止是被強迫勞動,還有一部分是被仲介業或人蛇集團以毒品、金錢、護照扣押控制人身自由,進行賣淫或是勞動剝削的行為,使這些從事非自願勞役的外籍勞工無法圓夢。台灣的人口販運問題報告寫得詳實,可以根據這份腳下土地的血書,看到一個個外籍勞工尋夢的縮影,甚至可以挪為《漂離的伊甸》的故事背景,只是將時地物轉變為白俄羅斯、美墨邊界與美國境內的人口走私問題。《漂離的伊甸》的故事背景很單純,因為每個人都有夢想。某些人生活的國家、家庭環境要做夢、圓夢相對來說實在是簡單許多,所以這些人不會了解小說中那些孩子對於金錢、國籍的需求,因為很多人只是缺乏起身力行的那份力氣而已,其他都不缺。如果是換做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社會、家庭,又看到極大的貧富差距或聽聞某些美國夢(或是中國夢、英國夢等)的實踐者訴說的美麗幻境,那些想要追夢的人就會尋著他們、她們以為的那條捷徑顛簸而去,渾不知路的那端早有人設下圈套,等著這些羔羊自投羅網,而很多路過的行客只是透過車窗向外瞪視、嘲弄卻從不下車關切發生了什麼事,因為這些行客認為這些羔羊因為愛錢、虛榮、傻笨、缺乏社會經驗才會誤入歧途,他們卻從來沒想過這些羔羊所處的國家、社會、家庭是怎樣的讓人絕望,當身份交換他們也可能是這些羔羊。這個情景是小說中白俄羅斯的背景,同樣也會是中國、印度、中美洲一些國家以及我去過的柬埔寨的真實景象。
- Sep 18 Sat 2010 13:08
殘缺的愛─《人魚之歌》
- Oct 01 Thu 2009 01:07
記憶就是一場惡夢─《惡夢》
在很多小說中,正、邪是絕對立的兩方,透過作者對於正義與邪惡的詮釋,才能看到生命中難得可貴的犧牲與正義感。還有一些小說,正義、邪惡相互滲入,變成好人有惡相、壞人有光明的一面,在這些不能量化的價值觀裡,難以參透正與邪的數值。因為不能以數量與比例呈現,就寫人物偶來的壞心與好意,或者寫內心的掙扎驚惶,以此表現正邪中的模糊地帶。
- Jun 13 Sat 2009 00:08
邪惡的主線與支線─《莫拉的雙生》
專業人士寫出來的非專業小說向來充滿驚奇,作家可以在專業上加入許多虛構與花邊,讓讀者誤以為這是袒露專業,然而作者做到了真實、虛構間的分際,也滿足了讀者的好奇。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所寫的《貝納德的墮落》大放異彩,她的專業領域使她的小說多了許多真實內幕,甚至引起真實團體的反彈。
- Apr 25 Sat 2009 11:42
手術檯上的道德─《死亡手術室》
- Dec 26 Fri 2008 22:14
千迴百轉的奪命之旅─《不眠的紅月》
- Oct 21 Tue 2008 23:33
《聖骨拼圖》:宗教殺人事件
- Sep 19 Fri 2008 09:43
《銀舌惡魔》:語言的陷阱
出國充電後待處理的事情接踵而至,先是渾身無力、猛打噴嚏的小感冒,再來是學校的單篇論文發表、出版社的活動、明年出國的事前安排、整理自助旅行心得及過程;還有探望出國期間出生的小外甥 (比預產期早了半個月),整理所買的玩具熊寶寶與迪士尼嬰兒服以及一些禮物,這些事情倒是成了不小的助力,讓我沒有在家昏睡一整天。
- Aug 16 Sat 2008 23:51
《地獄廚房》:「景探裴倫」系列
- Jul 17 Thu 2008 00:49
《綿羊偵探團》:群羊歷險記
- Jun 15 Sun 2008 21:46
《再見寶貝,再見》:無聲的失蹤人口
- Apr 30 Wed 2008 23:33
未知的嫌疑─夢遊
看了瑪莉‧海金斯‧克拉克的幾本小說,除了氣氛掌握恰到好處外,懸疑的劇情與迷詭的角色,端看之下其實很難推理出兇手為何人,因為沒死的皆有嫌疑。她的小說主角與被害者多是女性,加害者多是男性,兩者的比例懸殊,不禁讓讀者案自歸納,男兇女善的小說模式可能是創作的特徵之一。
- Feb 14 Thu 2008 20:56
沉睡的娃娃─身體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