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觀影筆記 (2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此篇介紹論及三部有關性暴力的限制級電影,不喜者可按回到上頁離開)

 
在介紹德國愛情喜劇「沒有耳朵的兔子」一文中提到約根沃格爾(Jurgen Vogel)為戲搞笑自嘲令人發嚎,然而真正驚人的演出在電影「縱慾/自由意志」。

 
「縱慾/自由意志」電影原名為「The Free Will」,在電影中的自由意志來自宗教約束、社會倫理、心理因素的重重包圍,它們掌握個人意志與選擇的走向,以致自我控制行為舉止,行為牽動意志。意志與行為可能合為一體,也有可能分道揚鑣,多數人的意志與行為是分為兩個區塊,即是腦中所想的與行為不一致,意志自由而行為絆手絆腳,而電影中的意志與行為則以行為為先,或者說是人慾控制意志,終致毀滅。

 
「縱慾/自由意志」描述一位無法控制性慾的男子李奧(Jurgen Vogel飾演),憤怒與暴力性衝動相依相存,因暴力性侵害女性被關入獄,在獄中接受數年的治療,重返社會後他看似已經消彌了對性慾求的無法克制,他卻遇上了情人娜蒂,與娜蒂的交往可以當作是情感寄託與性對象,然而因愛而生的暴力性慾望又再次萌生,愛妒交雜的情緒促使他再次犯案,原來愛情與愛情中的性也無法救贖李奧。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韓國以犯罪題材為主的電影不容小覷,足以吸引海外版權重金親睞,海外資金與拍攝實力絕對能掌握電影的氣氛與節奏,然而在電影中是否能拍出韓國此類電影特有的直率與粗魯?以犯罪為題材的韓國電影多以男性角色為中心,女性角色只是紅花,綠葉有綠葉的獨特性,紅花的點綴是使綠葉更明顯,紅花換成任何願意嘗試的女星都可以,而摘了綠葉就會使其失色。
 
陸續看了韓國電影復仇三部曲的「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與「殺人回憶」、「追擊者」等片,除了「親切的金子」是以女角為出發點,其餘的電影都存在大量男性觀點,突顯韓國男性大剌剌的個性只是保護色,攤開粗魯包圍之中的卻是點點脆弱。
 

韓片「追擊者」描述張忠浩旗下的按摩女郎莫名失蹤,一日,張忠浩吩咐旗下的美珍赴約後與客人相約後失蹤,本想藉此追查線索的張忠浩也因此確定了兇手是誰。張忠浩將兇手帶到警局,但是警方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拘捕兇手,唯一的籌碼就是可能還活著的美珍,為此張忠浩堅信只要找到美珍,兇手行兇就到此結束,然而兇手卻因超過拘留時間而被釋放了,美珍與其他受害者都懸在一線上,張忠浩於是決定放手一搏揪出兇手。

我很喜歡這張電影海報    圖片來源


片中標榜真實事件,以2004年前後的柳永哲犯下連續殺人事件為題,比對新聞報導與電影內容,發現兩者的重疊部分相當多,包括事發地點、屍體狀態、誘殺技巧的相合性等,其中最另觀眾驚嘆的是電影表現柳永哲(池英明)被捕後的神態,坦然行兇中的無所謂與快感。根據新聞報導,柳永哲選上的受害者除了生活富裕的老人之外就是女性,富裕的老年者體弱、金錢為誘因,而女性受害者經警方分析,是由於柳永哲多次被女性拒絕,使他轉嫁找尋女性被害人洩恨,後者被媒體爭先報導,將鎂光燈集中在他數次分屍、殺害從事按摩的女性受害者身上,歸納出最初動機是被前妻、前女友否定後的暴怒。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還未看電影「沒有耳朵的兔子」(Rabbit Without Ears)之前,我認為此片是好萊塢愛情喜劇片,所以束之高閣;之後經由他人介紹提起時,我還以為是法國愛情片,憶起即忘;某一天突然又想起此片,翻出來看發現此片是德國「商業」愛情電影。
 
「沒有耳朵的兔子」是德國近年來轟動賣座的愛情電影,由德國男星提爾史威格(Til Schweiger)一人集製、編、導、演四個身分,他在片中搞笑變裝,還拖了德國影帝約根沃格爾(Jurgen Vogel)下水,製造令人捧腹的畫面。「沒有耳朵的兔子」縱然使用最通俗的男女愛情題材,落入愛情電影會使用的俗套卻又有趣精采,受好萊塢愛情喜劇的影響卻也獨樹一幟,留下特別的感動與幽默。
 
 來源
導演兼男主角─提爾史威格(Til Schweiger)

電影劇情描述樂於追尋一夜情、沒有固定女友的八卦記者路多(Til Schweiger飾演)一次追著名人緋聞新聞爬到飯店屋頂,卻因失足跌落在名人的典禮上而遭到法官判決,法官判他如果不想坐牢就得去幼稚園服務300個小時,路多在幼稚園意外遇到他小時欺負過的女同學安娜,一時之間卻想不起從小捉弄嘲笑的對象,安娜舊恨加上新仇決定大反攻,用這300個小時報復路多,沒想到在折磨報仇的過程中,安娜愛上了路多,期盼路多有同樣的感覺,而路多在被安娜與幼稚園孩童雙重施虐的衰運300小時中,也情不自禁對安娜產生了感情,300個小時使他()的愛情從此不同。
 來源
導演兼男主角─提爾史威格(Til Schweiger)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放假期間看了電影「X檔案:我要相信」,此片評價一般,如果是X檔案迷(或為X病人),基於一股懷舊之情自然覺得有值得回味之處,然而對於多數X檔案迷而言,回憶還是最美。 

(
以下內容適合看過X檔案影集的讀者)

X檔案」一共九季,讓X檔案迷回味不已的大多在前四季,而我所觀看的大多在前三季,印象所及前二季幾乎集集精采,不管是初章史卡利(Dana Scully)穆德(Fox Mulder)初遇的不和,還是涉及美國政府高層秘密的與外星生物侵襲的「深喉嚨」(第一季)、「外星訪客」(第一季)、「外星混血」(第一季) 、「外星檔案」(第二、三季),或是橫跨變種生物與超自然現象的「變種狼人」(第一季)、「心靈感應」(第一季)、「火山口驚魂」(第二季)、「突變異種」(第一季)、「下水道驚魂記」(第二季)。除了上述內容,「X檔案」一小部份是各地宗教與傳說,如與基督教有關的「三位一體」(第二季)、華人社會習俗的「冥紙」(第三季),總括而言,絕大多數內容還是導向美國政府與外星生物的合作陰謀,「X檔案」之所以精彩,在於未解決、無法解決的過去式與進行式。
 
  來源

海報下方的血跡呈現了X字樣


角色方面,史卡利和穆德各據一方,穆德深信世界上有神祕、靈異的超自然現象,且認為外星生物與地球生物共存;史卡利是醫學博士,相信眼見為憑,科學才是解決謎團的鑰匙,所以史卡利一開始是FBI派來監視穆德的中間人,對穆德的辦案方式她採取不信任的態度,但是歷經綁架事件與一連串的靈異事件後,她轉為站在穆德的角度。在第二季「第四類接觸」裡,
史卡利被軍方綁架進行外星科技的人體懷孕試驗而消失一陣子(戲外因演員懷孕生子)被放回來後發現喪失了生育能力,之後的「X檔案」走向就越來越往外星生物這方面傾倒,到了第七季穆德也被外星生物綁走,然後不可能懷孕的史卡利卻意外受孕,最後兩位主角都換人演,影集結構支離破碎,留下一片唏噓。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完電影「魔戒」,大部分觀眾都把愛慕的眼光停留在精靈弓箭手Legolas(勒苟拉斯,奧蘭多布魯飾演)身上,畢竟他化妝化到整張臉發光發亮,不讓觀眾注意也難,加上一頭金髮,真的頗有靈氣,所以魔戒遠征隊中唯一的型男Aragorn(亞拉岡,Viggo Mortensen飾演)除了成為剛鐸人皇繼位、與精靈亞玟談戀愛的片段外,他幾乎都是頂著油膩膩的條狀頭髮和滿臉鬍渣披荊斬棘,在外表上已經輸精靈一大截,又因「魔戒」的故事龐大紛雜,只能當上眾多角色中的一名,縱然擁有演戲拿捏的精確度,在「魔戒」中卻很難突出這部份。 

Viggo Mortensen跳脫出Aragorn的光環,逐漸接演一些不是很有名也不是很賣座的電影,但是演出了很有味道的角色。「黑幕謎情」又譯為「巨塔殺機」,Viggo Mortensen因本片入圍2008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Viggo能入圍奧斯卡不意外,他在此片的裸露與忠於劇本的決心,足以代表他對演戲的認真程度。

此片是大衛柯能堡繼「暴力效應」後第二次與Viggo Mortensen合作,與「黑幕謎情」相較起來,「暴力效應」有太多被縫補的刻意痕跡,「黑幕謎情」的痕跡卻能藉由俄語、黑幫、刺青塑造一個看似劇本又像倫敦暗夜中的實景,所以此片獲得奧斯卡、金球、英國金像獎等30多項國際影展入圍與肯定實至名歸。
 
「黑幕謎情」描述一位14歲的俄國女孩因難產而死,助產士安娜(娜歐蜜華茲飾演)從她的隨身日記循線找上一家名為餐館、實為俄國黑幫的地下組織,因為安娜一心想為那位出生沒多久就死了母親的嬰兒找到扶養人,俄國女孩的日記中卻藏了秘密,因為安娜的不放棄意外觸怒了黑幫首腦,使她與家人陷入危機。首腦身旁的尼古拉(Viggo Mortensen飾演)的角色就是幫忙黑幫收屍、殺人的司機,他受命解決她的親人,安娜對此事的堅持卻撼動了尼古拉的殺戮行徑,所以尼古拉挺身將黑幫首腦拉下,將他自己的秘密掩蓋,自己繼承黑幫。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現下電影心得文章中會避談劇情,盡量避免干擾觀影者的期待心態;有些則背其道而行,大剌剌講述電影的起承轉合,不管有無提示讀者此篇文章洩漏電影內容,絕大多數的電影都有個結局,這個結局是大眾認同的。有些電影則完全自由心證,不同的觀賞者可能會採用不同的解釋,那些解釋剛好都能自圓其說,還有一些很難被歸入有結局或多解釋的電影,就觀賞者的角度是偏向「沒有結果」。 

前往南韓自助之前,聽取自助玩家的意見,翻閱幾本自助旅行書籍,書中有不少介紹南韓愛情電影、韓劇中主角們走過的景點,然而
「情定大飯店」、「冬季戀歌」等的經典場景對我而言都不是重點,因自己對南韓愛情電影、影集興趣缺缺,只怕看了不只對景色毫無印象,只有催眠效果,又完全無法想像自己找裴永俊人形立牌合照傻笑的模樣,所以我轉而去找感興趣的南韓電影。
 

奉俊昊和朴贊郁是我很喜歡的南韓導演,當然還有金基德,但是金基德的電影是需要長時間琢磨,異色的部分和前二者又極為不同,奉俊昊和朴贊郁存在的幽默則是較為類似,但是這種幽默絕非惹人發笑,而是化解哀傷的苦笑。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演出「開戰時刻」、「黑暗騎士」的蝙蝠俠以及之後的「魔鬼終結者4」,認識他的人越來越多,而我初識他是在電影「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他演出內心癡狂、欲求不滿的紈褲子弟,試圖以角色表現道德平衡上隱藏的惡意,輸出觀眾看待死者、傷者是為悲傷同情還是暗自竊喜有人完成欲想之事的嘲弄意味。說實在我並不喜歡這部片,原因是我對拿著電鋸的殺人狂追著衣不蔽體、哭花掉妝的金髮美女的畫面不感興趣,當然許多觀眾喜歡看這樣的電影,剛好在電影裡克里斯汀貝爾就是演殺人狂,他在片中將體格練到極為壯碩,加上他瘋癲變態的演技,在追逐殺人的過程的確有點驚悚。
 

電影「機械師」(
The Machinist),台灣翻譯為「迷魂殺陣」,克里斯丁汀貝爾在片中的演出令人驚豔,無法確定是肉體的損耗給了演出助力,或是演戲精神與肉體相互配合,但是演員能演技與外型上的突破,的確受人矚目。這部片拍完後,演員又馬上增重、練肌肉,好接演下個漫畫英雄人物。體重上上下下,突顯這個演員對演戲的吹毛求疵、求好心切,一個對角色如此執著的演員,因戲劇而變動。 

「迷魂殺陣」
在「機械師」,他的角色是飾演一位失眠長達一年的男人,須呈現他精神、體能都已超過負荷的虛脫模樣,克里斯汀貝爾將猛男身軀減成紙片人,為了將角色演到味,演員在不到一個月內減了30公斤左右,短時間驟減大約原先三分之一的體重,一般人快速減重會被醫生警告,除非是配合運動、控制飲食的方法,不然對體重的快速下降對身體殘害相當大,原本克里斯汀貝爾還想繼續減重,最後導演以影響健康為由命令他停止,因他已經是骨瘦如柴、筋疲力竭的模樣,肋骨清晰可見,雙頰與眼窩凹陷,一看就知道很不正常。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喜愛二元對立的事物,喜歡陷在矛盾裡的角色,角色的困頓就是人的寫照,角色之苦痛就是千萬人的嘶喊,所以我不太喜歡擁有過人超能力的超級英雄,天生就有超能力或者突如其來的變態是命運的垂憐與考驗,與之相較,擁有力量又如困獸的英雄角色更是激起痛惜,試圖掌握且顛覆命運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他的精神力就是他的查克拉,同情這樣的人生就等於不放棄那個曾經可能也是英雄的人,那個人可能就是自己。


蝙蝠俠是處在懸崖的一個人,他白天身為億萬富豪、晚天化身為打擊犯罪者,從性格分裂出許多面向,布魯斯韋恩(Bruce Wayne)白天努力扮演虛華不實、玩世不功的浪蕩子,塑造虛有其表、繼承韋恩企業的花花公子,為的是壓抑生命之悲。目睹父母親被槍殺的恐懼讓他決定剷除罪惡,他起身迎向他的恐懼─蝙蝠,電影「Batman Begins」演出布魯斯韋恩走向蝙蝠俠的初始,那時的蝙蝠俠還帶著初闖江湖的青澀,甚至還帶著對普羅大眾的強烈期望。
 

重拍電影是冒險的,經典電影尤是,照本宣科是簡單許多,但是要呈現另外一種風格就考驗到劇組上下的功力。電影的重新拍攝,如果是換湯不換藥,把演員換一換,製造出演員打頭陣的特效動感,很難獲得老觀眾的心服口服。以往的蝙蝠俠走過四集,最早從米高基頓、方基墨到喬治克魯尼,他們都成功演出白天的布魯斯韋恩,一個富有、成功、浪蕩的富翁,然而屬於黑夜的蝙蝠俠,只有導演提姆波頓所帶出的蝙蝠俠第一集、第二集把黑白交融的模糊地帶成功鋪成電影片段,黑白主色、怪異化妝與悽慘的故事,不只有蝙蝠俠自己在深淵中,他的敵人同樣傷心可悲,也可以說蝙蝠俠第一集、第二集沒有真正的壞人,人人都是被瘋狂逼出來的忿怒靈魂。蝙蝠俠第二集以企鵝、貓女兩個角色為反派,然而這兩個角色卻是令人同情的妖怪,企鵝、貓女與第一集的小丑足以稱上蝙蝠俠系列電影反派角色的代表,演員的演出難以撼動。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論影星潔西卡艾芭(Jessica Alba)的形象如何,不論世人如何看待她的成功,我欣賞她的樣貌,然而她所演的電影其實多數都讓她被歸於「花瓶」,但是她出身背景可能讓她體會到一些來自於種族的苛刻,拉丁裔的她(父親為墨西哥人)曾說拉丁裔女性因教育程度不足,所以受到不公平待遇,但是一個演藝事業成功的拉丁裔女性不足以說明與她同樣出身女性所發生之事的全貌,一個比例數據須要以真實呈現。另外一個例子是珍妮佛洛佩茲(Jennifer Lopez),她影歌雙棲,演技不如歌藝,稍具點架式的只有「入侵腦細胞」(The cell)與「來跳舞吧」(Shall We Dance?),前者是華麗特效取勝、後者是李察基爾(Richard Gere)加持,就珍妮佛洛佩茲的個人特質,她沒有呈現在電影中,當然她非常努力,努力脫去拉丁裔的模樣,努力成為美國人,努力當上流社會的美國人,也許拉丁裔的外貌或身分多少給她們一些想轉變的動力。

 
不知道珍妮佛洛佩茲接演「Bordertown(中翻為亡命殺鎮)的確實原因,可能是片酬高、交情好,也有可能是帶點個人想法。這部電影並沒有讓珍妮佛洛佩茲達到足以稱其演技的地位,似乎還帶著身為歌手的那種鎂光燈焦點的氣勢,集中在珍妮佛洛佩茲所演角色的片段多是賣弄性感,但是想要挑撥的濃度又太低,連擅長放電的男主角安東尼奧班德拉斯(Antonio Banderas)也無力配合攪弄曖昧氣氛,兩個都是很性感的拉丁演員,但是卻沒有抓到對味的感覺,只可惜了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這位歌舞、演戲雙全的演員。

 
除去演員問題外,「Bordertown」的電影主軸很明確,也是爭議性的社會問題,跟拉丁裔的女性處境有極大關係,電影描述美墨邊境的城市華雷斯市(Ciudad Juarea)的真實案件,當地女工在電器零件的外商公司做工,從工廠下班返家途中遭到強暴殺害,有案紀錄達到400名女性,推測實際受害人不只這個數字,只是失蹤或是沒被挖到,案件可從網路找到一些外文資料,資料顯示在當地有挖掘到遭到肢解的受害者屍體,而且受害人數持續增加,因受害者的身體毀壞、虐待的私密狀況來判斷,兇嫌應該不是模仿犯而是多人累犯,又從地緣關係與警方態度顯示,兇嫌應是當地的重要人士,所以有人懷疑是墨西哥警政與工廠高層涉入此案件,這件案件變成美墨通商間的醜聞,電影「Bordertown」即是朝這個方向發展,往美商、墨商多重剝削墨西哥人的國際問題著手,不僅於薪水福利,更剝削她們的人身安全,甚至性命。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電影「投名狀」時,意外與「鬥官」一系列小說產生連結,「鬥官」包括《是非分不清》、《斷指娘子》與番外篇,「鬥官」系列卻是台灣言情小說。

 
在女孩成長的歲月裡,許多女孩都看過羅曼史小說,多數都曾愛上羅曼史小說,嚮往小說中的男女主角和戀情。我在上國中以前,迷戀台灣的言情小說,領著稀薄的零用錢,在從50元慢慢變成300元的零用錢演變史中天人交戰著,和當時上高中的大姊分攤租書費,下了課就是去巷口那家十大書坊借言情小說,依稀記著短短二、三年,看了將近四百本言情小說,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對言情小說淡了下來,轉去瘋狂愛上金庸、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世界與倪匡的科幻世界。上了國高中,能接受的言情小說越來越少,一來是喜愛類型轉變,一來是言情小說內容走上兩極化。


 言情小說的研究價值向來不高,研究者評論沒有多少文學價值,也的確沒有多少文學價值,卻可探究社會的一面。縱貫中文文學史上,最早近似言情小說的作者是男性、讀者也是男性。在唐代有一批盼望科舉受朝廷重用、娶五姓女少奮鬥二十年的男性文人寫了傳奇文,紀錄自己的幻想或真實生活,故事多是描寫他們遇到名媛交際花或高級娼妓,向她們討得生活經費,有金錢可以上京考試,離去前女方體諒祝福、淚眼婆娑、毫不寄望他們會明媒正娶,男性文人考取當官後順利娶到五姓女,光耀門楣,原本的名媛交際花或高級娼妓在苦等多年後多是暗自傷神、病死自殺,只有少數幾個例外是嫁娶或當小老婆。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在全球暢銷,改編成電影,拍攝期間時有新聞報導片中的幾位阿富汗童星演員遭到恐嚇,電影公司擔憂原著小說內容與他們演出的角色挑動阿富汗塔利班份子敏感、脆弱的神經,因此安排他們至尚屬安全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居住,甚至如果聽聞阿富汗激進份子發布危及他們人身安全的刺殺通告,電影公司可能會安排他們到英美讀書。  

看到這樣的新聞,感到十分難過,雖然作者背景與主角
阿米爾的確有相同處,但故事創作與揭發事實是有差距的,《追風箏的孩子》也許真有其事,卻明顯具有作家刻意創作的痕跡,假設將戰地記者真實採訪收納筆下的阿富汗社會拍成電影,那些戰地記者的下場可能如《魔鬼詩篇》的作者魯西迪遭到回教激進份子追殺、有人因此書喪命,然而童星並非作者,也非揭發者,而且這樣的電影根本不可能在阿富汗上映。

     圖片來源

 
此片在「尋找新樂園」、「擁抱艷陽天」導演馬克佛斯特的執導,嚴格說來是好萊塢的電影,也是美國出品,多數拍攝地點也跳過阿富汗和首都喀布爾,採用鄰近較為穩定且政府支持的中國新疆沙漠地區與片廠內,隨著電影開拍以來,阿富汗局勢更加混亂,電影深受威脅的壓力也更大。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強尼戴普(Johnny Depp)演怪咖的電影都演比正常人來的受歡迎,越怪異、陰沉、神秘、頹廢越受好評,他時而邪氣、時而粗獷的外貌,與海盜十足配合,是標準的壞男人形象代言人,隨著兒女的出生,他壞男人的形象逐漸收斂,轉到童話故事與詭異電影上去發揮,電影「神鬼奇航」系列和「尋找新樂園」找上他來演,也許就是衝著他的海盜基因,而且鮮少看到一個演員如此適合超重黑眼圈與慘白肌的吸食毒品過量妝,化妝適合到如果他不是演員一定直接被抓進毒品勒戒所,連驗血驗尿都跳過。望遍整個好萊塢,能激起我尖叫飛撲的欲望…撥開人體障礙物,撲到面前要簽名要合照的知名帥哥酷男演員不多,也只有休傑克曼(Hugh Jackman)、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強尼戴普三人了,其餘演員簽名合照都會被我拿去拍賣網站。 
 
電影的多數角色都是這樣的黑眼圈與死人妝  圖片來源

這次強尼的新電影「瘋狂理髮師」(Sweeney Todd),又和怪導演提姆波頓(Tim Burton)合作,是繼「剪刀手愛德華」(Edward Scissorhands)、「斷頭谷」(Sleepy Hollow)等之後的恐怖驚悚電影。「瘋狂理髮師」承襲提姆波頓的黑色電影風格,著重電影的特效、灰暗、化妝,但也有不同,因為這次強尼戴普開口唱歌了,而且「唱」所欲言,且歌喉還不賴。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x_faen2078323302.jpg
 贖罪」(Atonement)是一部改編自伊恩麥克伊旺(Ian McEwan)小說的電影,作家曾以原著《贖罪》獲得美國國家書評人獎,又曾四次獲得布克獎提名,沒讀過原著,但「贖罪」的確是一部極好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好在於全員的融合,以至於綺拉奈特莉能不能排在第一女主角令人質疑,綺拉奈特莉在星戰電影中剛好演過娜塔莉波曼的女王替身,那時她們兩人有部份是重疊的,後來隨著水漲船高,走出與娜塔莉波曼重疊的部份,雖然我覺得《傲慢與偏見》中的美式伊莉莎白詮釋的並不特出,也不特別喜歡綺拉奈特莉紅遍全球的神鬼奇航系列,現下她演的電影除了「愛是您愛是我」(Love Actually)外,就是「贖罪」比較令我想再看一遍的,而「贖罪」的確佳評如潮。 


贖罪」的故事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英國,
西希莉雅(綺拉奈特莉飾演)與女傭兒子羅比(詹姆斯麥艾維飾演)之間的愛潮沒有因身分階級、兩人個性壓抑而止住,兩人的眼波流動與肢體碰觸引來西希莉的妹妹白昂妮(莎柔絲羅南飾演)忌妒,深愛羅比的白昂妮因而用一次強暴事件嫁禍到羅比身上,硬生生拆散了這對情人。 

(
以下有劇情洩漏)

因強暴事件而入獄的羅比,為逃離牢獄而選擇投入參戰,而這裡開始了劇情的轉折。在電影畫面中,放棄大學的白昂妮選擇成為護士,看著碰著血淋淋、冷冰冰的屍體,這是她的第一種「贖罪」。第二種「贖罪」是她試圖找姊姊西希莉雅、羅比和解,看到他們兩人雖然走過傷痛卻依然在一起,她身上的枷鎖就鬆開許多。第三種「贖罪」是她書寫,她故事中的西希莉雅與羅比歷經波折最後還是牽手終生。然而走到第三種「贖罪」,白昂妮已是老年,是個瀕臨死亡的作家,她選擇用文字記錄她真實的一生,她的一生有愛戀羅比的這一段、指控羅比的這一段、當護士的這一段、懊悔的這一段,但事實上她從沒有獲得西希莉雅與羅比的諒解,因為實際上羅比因為敗血症死於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前一天、姊姊西希莉雅也在同一年因為避難躲進水道中卻被突來的洪水淹死,西希莉雅與羅比自戰爭開始就沒有在一起了,因此這三種「贖罪」才是白昂妮的贖罪,她公佈所有實情,對於她錯誤的一生,因為她的錯誤,她只能用文字讓西希莉雅與羅比永遠在一起,文字就是她一生錯誤的救贖。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荒廢幾個月的電影筆記,近日依依將想看的電影列出,垂涎的電影包括:贖罪(Atonement)、我是傳奇、竊聽風暴、冥王星早餐、墨攻、玫瑰人生、四月三週又兩天,女王與黛妃、輝煌年代、珍愛來臨(Becoming Jane)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花與愛麗絲,實行度約50%。其中有好萊塢商業片、叫好不叫座的佳片,目前除了珍愛來臨(Becoming Jane)不符期待外,其他多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看完。 

劉德華、范冰冰、吳奇隆等人合演的「墨攻」令我驚嘆,把半夢半醒間的瞌睡蟲給趕跑了,其中詮釋墨家精神雖不到十足也有八、九成了。故事是講述戰國時期趙國大軍出兵攻打梁國,位於燕國、趙國兩國之間的梁國有重要的戰略位置,梁國以四千民兵對抗趙國十萬大軍顯然毫無勝算,所幸墨家人物革離(劉德華飾演)一人來到,指揮梁城大軍、百姓抵抗外敵。

 
「墨攻」的優點在於不只是在中國戰場的大場面特效上,而是在於它提到了墨家之所以在漢代絕跡的原因、君王對墨家學說的懷疑敵視、墨家學說的自我矛盾、人民對墨家學說的過於期待。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學說,最適合治國的是儒家學說、最適於帝王的是法家學說,墨家學說幾乎是徹頭徹尾的被批評。儒家、莊子、荀子都對墨家學說有所批判,而且是全面抽掉底盤論點,墨學根本站不住腳。至西漢,儒學大興,儒學、荀學均有外在與內部的革新,儒荀有底盤的些微互通,適於善變、猜疑的帝王,甚至儒學還吸收墨學的優點加以改造,而墨學是善於實行的宗教實踐者,苦行不是人民樂見。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的金馬獎,參與盛會雖有備受爭議的「色戒」、周杰倫的「不能說的秘密」等閃亮的電影,但是電影「圖雅的婚事」、「盲山」等片只能參加金馬獎觀摩單元,「圖雅的婚事」退出金馬實為憾事,卻不缺獎座,曾獲57屆柏林影展金熊獎,以及國內外大大小小的肯定。 
來源
「圖雅的婚事」中的女主角余男看似有點形似鞏
早期電影中的神態,帶著傲氣、堅毅,頭永遠抬著高高的,鞏俐多是演驕傲不退的女性,余男則是演出已婚女性生命本質或多或少的堅貞不拔,看似傻氣,看著看著心都疼了。

 
(以下有劇情洩漏)
「圖雅的婚事」的背景在蒙古,放牧、力氣、生子、水源就能代表生命的源源不絕,在富挑戰性的荒漠裡,男人會的,女人要會;女人能的,男人除了生子外,其他要比女人更強。圖雅的丈夫巴特爾為了挖掘水井雙腿殘廢、形同廢人,圖雅接下家裡所有瑣事,所有需要力氣的事全挑在肩上,日日勞累的圖雅也有健康潰決的一天,為將來的日子著想,圖雅與丈夫巴特爾離婚,開始為自己「徵婚」,徵婚條件是得照顧巴特爾,所以兩個孩子沒有成為她徵婚的拖油瓶,扶養前夫才是,許多求婚者都因為圖雅的品行、好名聲慕名而來,也對她的孩子下了未來教育的允諾,唯獨對巴特爾一事無法接受,所以圖雅的婚事一再擱下,因為圖雅受傷的腰背上還有前夫放不下。不管是普通牧民、退休教師還是採石油老闆,紛紛提出許多安置巴特爾的意見,其中採石油老闆提出將巴特爾送到療養院接受妥善照顧是最好的,採石油老闆財力大不吝於多付這些錢,當觀眾為這個安排鬆一口氣後又遽轉,圖雅還是拒絕了這段婚姻。最後兩位求婚者,一位是簽下契約答應照顧巴特爾,一位是妻子一直跟有錢男子跑的鄰居森格,當觀眾覺得其中一位放棄後,卻又放了一顆炸彈,最後和圖雅結婚的是傻呼呼的鄰居森格。 


電影用倒敘法,一開始就是婚禮,電影最後也是。
面對前妻改嫁的無奈,身心俱受累的巴特爾曾經選擇自殺,曾為蒙古勇士的他也不堪雙重打擊,這樣的苦最後在圖雅婚禮上爆發了,前夫巴特爾酒醉,與圖雅丈夫森格打起來;在帳外,圖雅的兒子為他人「兩個爸爸」的挑釁之語與人打了起來,圖雅無力阻止前夫與現任丈夫、兒子間的痛苦,躲到帳內痛哭,但是誰又知道圖雅的椎心之痛?

 
選擇改嫁或保持原狀對圖雅而言無非都是苦,苦在她不放下前夫、苦在她沒有選擇最有財力的男子、苦在她將前夫與孩子放在第一和第二、苦在她不願增加其他家人的生活負擔,這樣存於荒漠的「職業婦女」,是對天地與婚姻責任的傻性。

 
婚禮是呈現電影裡呈現中國女性個性的絕佳畫面,「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女學生鞏俐流淚踏入傳統室內作妾的哽咽;「臥虎藏龍」的玉嬌龍章子怡冷白著一張臉坐在花轎裡,等著嫁給爹娘安排的富家無腦豬哥;或是「喜宴」裡暗藏私密性向、表面歡喜的紅桌。「圖雅的婚事」也許是襯托整齣電影婚禮的荒謬,無力生活、物質缺乏增加蒼涼無限,連圖雅的婚禮之歌都顯得哀悽,要不是鳳冠與酒宴這些喜氣洋洋的拍攝畫面,圖雅的婚禮無非是場葬禮。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篇文章牽涉電影內容與片段,未觀賞者、不喜此類電影者慎入,謝謝) 

有次討論課,文本選擇張愛玲的〈金鎖記〉與〈傾城之戀〉,〈金鎖記〉將女人鎖圓與不圓的情鎖裡,在悲懷中翻跌;〈傾城之戀〉藉戰亂全情緣,是張愛玲小說中少見的喜劇收場。那次討論有同學炮火直擊〈金鎖記〉中國男性對待女性的不平等、附屬性,也有同學圍繞在張愛玲睥睨世態的傲氣,我讀過的作品很少,只能就文本的文字遊戲打轉,多數同學一如往常不發話,過多的空白顯示一個問題,其實我們不太懂張愛玲,也抓不住張愛玲。

  

趁著難得的假日看院線片「色戒」,在文本分析課中從未把這篇拿出來討論,連提都沒提到,〈金鎖記〉、〈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花凋〉、〈第一爐香〉皆被拿來對照,更不乏論《怨女》、《赤地之戀》、《半生緣》,或是結合《紅樓夢魘》與「紅迷」形象,張愛玲的作品很難定型。「色戒」在《惘然記》只是一小篇,如果李安不提,張愛玲其他作品的鋒頭穩健、筆力滲紙,「色戒」絕非對手。就角色而言,張愛玲寫出太多典型,王佳芝、易先生形象模模糊糊,抓不住個形體,李安為之上色,可謂功臣。

  

看李安的電影總有驚佩,李安的選角精練,湯唯、梁朝偉皆是首選,王力宏的表現雖在兩人之下,脫下偶像包袱到也精采,所以說「色戒」的前置作業絕對讓人嘆為觀止,尤其是湯唯飾演的王佳芝身上,可看到李安為導演的絕對奉心。片中湯唯與梁朝偉第二場床戲時,露出了湯唯的腋毛,震撼力不下於兩人的其他體毛,然後在一場湯唯唱天涯歌女的戲碼中,湯唯舉手投足又現了腋毛,這絕非失誤,女人穿衣剔除腋毛的禮貌,在那時候絕非每個女人、男人都在意。

  

王佳芝從學生蛻變為特務,三年前因易先生(梁朝偉飾演)遠走上海,與同學性愛練習幾乎摧毀了她,小說更為透徹,寫到王佳芝害怕因此得性病,然而這個無效的練習也毀滅她與鄺裕民(王力宏飾演)竄起的愛苗,三年後,兩人都變了,鄺裕民不再只是個單純熱血的青年,再次找上王佳芝,為當初那場未完的戲。化身為麥太太的王佳芝,與易先生做愛的片段被炒作的沸沸揚揚,大家都在猜湯唯和梁朝偉是真來還是假做、李安的中年危機是怎麼了,這番猜測實屬無聊。這三段性愛場面,其實要說露骨也絕不是許多洋片的對手,然而就華人而言,湯唯、梁朝偉都演到底限去了,幾場情慾戲雖是肢體交纏、呻吟交錯,卻有層層漸進的儀式。第一場性愛湯唯是奴僕,梁朝偉的粗暴、虐打都顯示他還是個無情逼供、四方遊走成謎的漢奸頭子,湯唯被性虐後卻牽一絲微笑,這是她第一次讓梁朝偉鑽到身體裡去,也是原著中提到那段未成的「目的」。第二段兩人的肢體碰觸非常直接、變化數種,在主控地位的梁朝偉,讓湯唯近身,看出梁朝偉的動搖。第三段梁朝偉讓湯唯在上位,湯唯將枕頭蓋住梁朝偉的眼睛,只露出他低喊的嘴部,這是梁朝偉首次毫無防備的和湯唯上床。

  

原著裡的「到女人心裏的路通過陰道」,與電影對白「取得他的信任,不僅要讓他鑽進我的身體,更要讓他鑽進我心」做了結合,最後掏心的是梁朝偉,當梁朝偉看著湯唯唱天涯歌女時的動情,湯唯以歌示愛,梁朝偉邊抽著菸、雙眼濕潤,最後持著菸的手顫抖了,失態後趕緊將菸熄盡,梁朝偉這時才脫去了那漢奸的狡詐、壓抑、堤防,純粹是一個戀愛的男人,最後,在與湯唯試戴鑽戒時,湯唯看出梁朝偉眼中帶情,一時掙扎,他失敗了,她也毀了。

  

湯唯任務未成,搭著人力車遭封路時,她從衣領上拿出預藏的毒藥,她卻沒有服下,回想到與鄺裕民(王力宏飾演)的那一段。被捕後,遭槍決前與鄺裕民對看,鄺裕民一臉激動、湯唯卻隱隱微笑,湯唯飾演王佳芝的這個角色,與原著後來的恨不同,她愛的是誰,也許有兩人,鄺裕民可能是多的那一個。

 

  看完電影再看原著,消彌掉張愛玲特有的文字障,原著簡白親人,雖無露骨,卻也讓人惆悵一時,彷彿透著書頁看到畫面,看到那個時代、那段曾有的暗殺史實,但是又很快的消失了,被張愛玲短記的方式帶走了。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5年臺北詩歌節主題是「家園與世界」,當時有位1974年生於伊拉克庫德斯坦的女性詩人秋曼哈笛(Choman Hardi)應邀來臺,看到譯作,卻沒留下什麼印象。直到看到「烏龜也會飛」 (Turtles Can Fly)這部電影,才發現詩作是一種隱喻,現實非詩作。

  

「烏龜也會飛」絕非有奇趣的電影,也不是以童真看成人世界的眼神,要說那許許多多人為那同文不同種、同種不同文的民族歷史,或是糾結在血液中小分子的一丁點相似度、殖民與告別殖民戰爭的電影,電影「古巴萬歲」顯得無限可愛,如同大型廣告看板的切格瓦拉、卡斯楚圖像在哈瓦那是增加熱情與魅力;之前故宮「發現彼此國際電影裝置展」奧地利導演愛德格洪內史雷戈(Edgar Honetschlager)作品「北京假期」呈現帶著宋美齡的偶像重遊北京天安門廣場,透過導演或宋美齡的視線掃過毛澤東的頭像,以及踩著腳踏車的群眾騎向資本主義,只會覺得毛澤東平靜看待這一切,不論「當時」他們做了什麼。伊朗庫德裔導演Bahman Ghobad卻還在「現在」他們做了什麼之中繼續躊躇。

  

看伊朗庫德裔導演Bahman Ghobad的電影絕對不輕鬆,「醉馬時刻」( A Time For Drunken Horses)也是他導的作品,也可以說中東地區的電影鮮少讓觀眾感到愉快。之前觀賞亞美尼亞裔的加拿大導演Atom Egoyan(艾騰伊格言)的「A級控訴」,道出1915年「亞美尼亞大屠殺事件」悲歌,土耳其政府依然否認這段歷史,若是可以活在探究、拒絕承認都是好事,因為至少過去已經結束,然而,庫德族的流離尚未結束。

  

至今流浪於伊拉克、伊朗、土耳其、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等國,是一個曾經成立國家又被迫解國的族群,各國皆視為燙手山芋,族群與國際數次發動政變戰爭,海珊垮台對庫德族的影響是什麼,可能只是少一個欺負他們的壞蛋而已,而且愛插手的美國還是一位間諜。

  

伊拉克海珊政府對庫德族凌虐時有所聞,其中以1989年為報復庫德族人於兩伊戰爭的變節,施放生化武器造成5000名庫德族人死亡,百萬難民無家可歸,「烏龜也會飛」可能是延續這個故事,繼續接連庫德族人的被虐,直到海珊政府垮台為止。海珊遭處決後,此處的新聞才少了點,卻又有庫德族人不與外族通婚、庫德族少女遭家人處決的新聞。

  

電影中是一群難民,等著戰地新聞,對於天線與衛星的期待,卻帶有對禁播節目的好奇與壓抑,透過美國總統小布希的畫面和CNN新聞,不懂美語的他們從新聞中看到了什麼,族中長老要小男主角幫忙翻譯,被逼急的小男主角就說小布希總統上電視只是轉達「明天會下雨,而且會一直下雨」的國際談話,看來幽默,但是沒錯的,庫德族一直遭受槍林彈雨。

  

由於導演都是挑選庫德族人來演這部電影,只要想到因炸彈、地雷斷腿斷手的孩子都是在真實事件中的參與者,觀影過程簡直被揪住心臟般難受,彷彿告訴觀眾這些孩子在演他們的人生,所以哪需要磨演技。

 

透過電影逐漸解開小男主角一往情深的庫德族女孩亞格琳為何帶著小弟弟里加逃亡的原因,哥哥漢高夫與亞格琳原是受伊拉克迫害的庫德族人,伊拉克士兵入侵後殺死他們的父母,眾多士兵強暴亞格琳,看起來大約十歲出頭的孩子生下盲眼小小孩里加,哥哥漢高夫又因拔除地雷賣錢時被炸斷雙手。被迫成為小媽媽的亞格琳在母愛、恨意中掙扎著,多次想要殺死小小孩里加,但是里加的舅舅漢高夫護著這個孩子,透過亞格琳說這個孩子為「雜種」的堅決、盲眼里加空喊「爸爸?」的疑惑,戰爭後總有嬰兒潮,還得算進一批強暴產下的嬰兒,不一樣的是他們的爸爸無名、他們的媽媽可能還是孩子。

  

此片是用倒敘手法,亞格琳決定殺死里加、自殺前,畫面帶回伊拉克士兵強暴她時,她雙手雙腳抗拒時的抽噎聲背景,然後帶到小男主角、帶有預言能力的哥哥漢高夫潛水找里加遺體的畫面,一隻烏龜奮力往上游水的畫面陡然流過。美軍空投「一切苦難都結束」的心理戰標語有何意義,對亞格琳而言,戰爭不就是再被強暴一次、再生一次「雜種」的重新開始嗎?換了美軍又如何?

 

  
這部片除了亞格琳之外,沒有其他明顯的女性,沒有嬰兒、小孩、少女、婦女、老婦,導演的用意為何,突顯亞格琳這個孩子早熟的母性,以一人代萬人,戰爭對這些孩子的意義是什麼,不也是被迫斷肢、提起槍桿、提早目睹非自然死亡。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挑天晚上去看免費電影「火線交錯」,中途有些觀眾離席,前排有些人哈欠打不停,旁邊還有觀眾東張西望,也許是被Brad Pitt和火線兩字吸引,認為這是一部動作、警匪槍戰片。照電影原名的「Babel」不難猜想導演的意圖,可以說直接讓觀眾察覺境外語言的隔閡,在異域擁有語言能力、進而表達的意義似乎不是個人能夠掌握的,意義成為浮動物,語言不過是發洩口,造物主創造不同語言的目的為何?也許是製造糾紛與困窘。 

摩洛哥、日本、美國、墨西哥是片中的四個異地,阿拉伯語,美語、日語、西班牙語、手語是片中的五種語言,造物主的語言是讓區域中的人民更加融洽,還是更加徬徨?在墨西哥導演的呈現下,看出美語的強勢和自主,美國打一個噴嚏便震動全球,從孩童的射擊比賽延伸到回教恐怖攻擊行動,跨國打工延伸到美墨邊境的犯罪問題,美國對異域的恐懼與防範,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回教國家刻意和回教激進派劃清界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911事件後,美國(與英國)和回教的距離越來越遠,美語越來越流通,距離卻沒有縮短。

 來源

美墨邊境的非法打工問題向來嚴重,而中南美洲許多國家對美國干涉內政國情向來抱有敵意,卻又得正視美國的強勢,無論中南美洲還是中東國家,對美國多是又羨又妒的態度,尤以中東國家最為激烈,有些中東國家早已嘗試改變。外來移民是美國的現代難題,於是美國對異域的恐懼變成在國內發生,許多電影都探討美國境內民族與區域分界的歧視、教育、治安問題,最常出現的美國家庭中的外籍保母、警察對黑人的懷疑,讓人不由得正視有色人種給予美國的貢獻與壓力。報章雜誌為何報導紐澳良成為治安死角,問題歸結於有色人種,布魯克林區為何惡名昭彰,問題歸結也在有色人種。

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拍給美國人看的,呈現美國之於美墨或跨到中南美洲、美國之於回教國家的意識衝突,提醒美國人不自覺的將所有色人種當做嫌疑犯,有色人種也將美國當做淘金樂土。

 日本在電影中是個接近獨立呈現的國家,Brad PittCate Blanchett兩位巨星風采在電影中幾乎被日本女星菊地凜子的光芒給壓過,Brad PittCate Blanchett變成電影的陪襯。菊地凜子所扮演的聾啞學生,渴望與異性親近,沒有語言能力造成的距離,讓她極度需求身體接觸,異性卻在得知她聾啞後個個遠離,她演出一位叛逆又寂寞的女生,無聲無語與東京街頭的嬉鬧繁華,象徵著人與人之間藉由無主題、無意義對話搭起的共識,只要大家聚在一起便不寂寞的時代異想。片中菊地凜子全裸演出,與激切手語、嘴型配合,表演突出,佔去一半的戲份,是一個代表現代日本寂寞的雛型,她在片中近似發情的暴露、誘惑動作與精湛演技,讓她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在片中展現美墨氛圍,不僅是在墨西哥演員上的挑選,雖然其中最知名的蓋爾嘉西亞貝納 (Gael García Berna)的表現不及電影「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的切格瓦拉、「壞教慾」的雌雄莫辨來的精采,但可以透露的是這些墨西哥演員對此片的投入和認同。片中有許多乘車通過美墨時所播放的音樂,沒有台詞的畫面,帶著奔放、活力、熱情的情調,通過有著異國建築、妓女、小販、擁擠的墨國街道,和電影「火線救援」一樣,在Denzel Washington目光所及之處,墨西哥是多色的國家,簽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的墨西哥、綁架撕票率全球居冠的墨西哥、有幾處歐美人士視為旅遊勝地的墨西哥、美墨邊境犯罪販毒嚴重的墨西哥、世界遺產之一的墨西哥古城,人人只會選擇想要看的顏色。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使用Google打入「盧安達飯店」會出現28,000多筆資料,打入「Hotel Rwanda」會出現2,150,000筆資料,中文網頁大都和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有關,再瀏覽圖片,除了「盧安達飯店」電影海報畫面,還會有普立茲新聞獎「特寫性新聞攝影」( Feature Photography )的一位南非記者Kevin Carter拍攝一位蘇丹飢童與在旁虎視眈眈的禿鷹共處的畫面,李家同教授將之寫成「我只有八歲」這篇描述盧安達大屠殺事件著名短篇,收入於《讓高牆倒下吧》一書。Kevin Carter在領取普立茲新聞獎後,受到世界各地的輿論批評,質疑他在按下快門之後為何沒有幫助那位孩子遠離死亡,在 1994 年 7 月 27 日他自殺身亡,是領獎的兩個月後。無意跟隨輿論質疑李家同教授和Kevin Carter的用意,就某一層面,兩人都有探索普通人不願深入的地區,去挖出有些人急急避之的陰森。

電影「盧安達飯店」和現今有許多相似之處,種族問題沒有演變成內亂的原因之一是生活水平普遍優裕,在沒有達到一定的貧窮指數,在安全中人會習慣安逸,加上「認命」和「他助」比例高,然而小小的失業比例上升,就會感到治安些許改變,換做如海地的高失業比例,簡直不能想像,曾在網路上看到一位派駐到海地的華人,他說在海地他終能體會到「槍林彈雨」的誇張,而我相信他沒有誇張。

「我想,當人們看到這些畫面的時候會說『天啊!太恐怖了』,然後繼續享用他們的晚餐。」

「很抱歉沒有辦法救你們。因為對美國、法國、英國來說,盧安達沒有辦法幫他們增加選票。」

以上這幾話句話在電影「盧安達飯店」可為最大的反諷,奚落看世界新聞或是國內新聞卻絲毫無感的觀眾,看國際新聞終究還是處於觀眾層面的嬉鬧,的確,觀看電影「盧安達飯店」,無須過度恐慌,但是思考造成百萬人死亡的屠殺的主因,或是近代歷史上的種族屠殺事件,學習歷史也許只發揮看熱鬧的功效。歷史上的大屠殺如納粹屠殺猶太人、南京大屠殺、土耳其亞美尼亞屠殺事件、中共屠殺藏族與文化大革命、東帝汶大屠殺、伊拉克庫德族屠殺等,與臺灣牽扯上的也有幾件,有時臺灣不是當觀眾。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有電影內容,請斟酌閱讀)

 當「達文西密碼」電影版上映前,主角適合與否鬧得沸沸揚揚,上映後也鮮少聽到好評,日前才看電影版,我刻意拋開看過小說的成見來欣賞這部電影,我的感想是電影略顯平淡,高潮不足。

閱讀《達文西密碼》原著小說的讀者,多數人都會被作者的真中帶假的敘述模式給唬住,書中屬於宗教的歷史成分佔有極大比例的破壞力,提供對基督教、耶穌、神人、宗教之戰的舊有認知外的一種面向,當然書中有許多牽強之處,或是說完全不可考的空白地帶,不管讀者相信與否,「神聖女性」可替代的「母體大地」思想多多少少掀起史學、社會學和社會大眾的討論,女性力量因繁殖而壯大,也因孕育而被迫捲入戰爭。

日前將小說《達文西密碼》、《巴別塔之犬》借給朋友閱讀,她說兩書相較之下,《巴別塔之犬》留下餘韻,《達文西密碼》讀完則是空虛,原因可能是因為《達文西密碼》就像是電影的原著小說,是一部懸疑驚悚的電影。 原著就像劇本攤開給電影做為範本,電影的角度卻讓很多讀者失望,在仔細觀看電影後,我想電影想抓到的電影氛圍是偏向劇情片,而非驚悚片。就劇情方面,我覺得劇情大概都有抓住,只是原著實在太長、太複雜,對原本就對歷史、藝術無基礎認知的讀者會是閱讀負擔,遑論電影本身了,更加上閱讀小說所需要的想像力要充足,對於繪畫人物的神情、畫家本身的議論都要有些超出小說的聯想力,以至於增加電影呈現的難度,所以主角蘭登在解謎、主角們解字謎的部份無法像電影「美麗境界」解密碼時的有張力,其實可以站在小說太成功也太難的角度來替電影說話。

但是我對電影仍有意見,電影的色調偏暗,可能是想讓讀者所見蒙上謎樣的灰暗,但是主角群的表現讓我這個盡量對電影持正面看法的觀眾真的不太滿意,原因是重要演員看起來很沒精神,尤其是主演男主角蘭登的Tom Hanks。 Tom Hanks的演技收發自如,要嚴肅、要搞笑非難事,他外表、年紀雖然不如蘭登在書裡呈現中年男子的成熟魅力,在角色公佈後遭受批評,但是我樂觀的想他可以靠表現仍可扳回一成,不過Tom Hanks和女主角Audrey Tautou、演法舍的Jean Reno一樣,在電影中都有沒睡飽就上戲的可能性,原本我很期待的Jean Reno也讓我有點失望,如禿鷹的演出沒有演出來。Audrey Tautou的表現讓蘇菲這個角色陷入如花瓶的尷尬評語中,讓人注意的就是帶有法國腔的英文而已,蘇菲的母性、聰明都沒有完整表現,讓許多Audrey Tautou的影迷大為失望。 我很看好的白子殺手西拉反而是電影中呈現最特出的,Paul Bettany所飾演的西拉表現苦修的宗教狂熱、殺人自罰的罪孽感,在看預告時西拉鞭打自己的畫面吸引了我,電影中綁上苦修帶的片段也的確是較為突出的電影手法,而曾經演出白袍巫師甘道夫、大反派萬磁王的Ian McKellen與電影揮灑烈愛、蜘蛛人反派八爪博士的Alfred Molina卻顯一般。
 
電影最讓人感動的無非在羅浮宮取景,片尾的部份堪稱整部電影中讓我最感動的一部份,蘭登在整件事結束後,細想抹大拉的馬利亞墳墓究竟在何處,忽然想到羅浮宮外的金字塔也符合指示中的條件,而電影畫面帶到羅浮宮的金字塔下就藏有抹大拉的馬利亞墳墓,這除了代表解密外,也代表抹大拉的馬利亞在千年萬世後,她仍是被世界上成千上萬民眾帶有敬意的注視著,不論參觀者是何宗教、歧視傷害女性與否,無可選擇的都成為抹大拉的馬利亞的信徒。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