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社會行腳 (17)
- May 27 Sun 2012 10:36
不會因為忽略而消失的苦─《槍口下的急診室:無國界醫師的奮鬥故事》
- Dec 10 Sat 2011 23:27
初心最美─《親愛的小王子》
《親愛的小王子》適合的讀者:對志工旅行感興趣的讀者
有時候,善行無須強烈、強大的理由,也不用慷慨激昂的說詞,甚至不用數據、研究來增強善的價值。對某些行善者來說,釋放善意已是一種力量,所以在行善的道路上,行善者比較的不是成績高下,而是感動的深淺。
《親愛的小王子》的不同,在於作者一開始的「不定」。多數人從事義工志業,都有份動機存在,或滿懷抱負、願意奉獻所有,只願換取來自良心的喜樂。而《親愛的小王子》的作者康諾.葛瑞南 (Conor Grennan)很誠實的道出他覺得「去尼泊爾是個很酷的事」的初心,他說出許多人不敢說出的自我懷疑─喜愛挑戰,但是不知道挑戰的意義為何。對作者來說,這樣的開始並不是缺陷,反而因為沒有為自己設限、施壓,作者反而更能敞開心胸,接近他想幫助的人,於是他從「不定」開始到「確定」,反而更穩固、堅強,這份「不定」為他帶來了助力。
- Sep 01 Thu 2011 06:04
不當永遠的犧牲品─《塔利班與女裁縫》
《塔利班與女裁縫》適合的讀者:對阿富汗女性處境有興趣的讀者
- Jul 17 Sun 2011 21:16
真實謊言─《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這是一本關於信任到背叛的紀錄。被背叛的是一個國家,背叛者是倖存下來的人民,他們之所以選擇背叛,因為他們知道了事實,所以選擇了也許會比較幸福的一條路。
- Mar 28 Mon 2011 22:15
生命的兩個現場─《在巴格達遇見珍‧奧斯汀》
如同許多讀者的反應,《在巴格達遇見珍奧斯汀》是本充滿愛與關懷的紀實書籍。也許紀實的部分有被修飾與美化過,但是仍可以在時而俏皮、時而感傷的文字下,發現兩個不同世界的女性,因為堅持和勇氣,體驗到一段彌足珍貴、難以取代的跨國情誼。
- Aug 08 Sun 2010 22:34
真實的遺憾─《這是自由的一天》
- Jul 25 Sun 2010 00:06
真實的力量─《我十歲,離婚》
- Mar 15 Sun 2009 12:16
割禮倖存者─《被切除的人生》
以下介紹這本書的內容可能會讓部分讀者難以接受,因為此書較不適合大男人主義者、小女人主義者閱讀,不喜者可按回到上頁離開,因為這二者最尷尬之事莫過於被揭發指責。又此文描寫較為露骨血腥,不喜者也按回到上頁離開。
- Feb 15 Sun 2009 23:58
非難南非─《苦果》
在電影「再見曼德拉」中,有一個刻意突出的焦點:強調黑與白的差距,以白人小女孩稚嫩不解的語氣詢問為何黑與白的待遇如此不等,電影即是用最強烈且直接的方式呈現。
- Oct 26 Sun 2008 12:52
《德黑蘭的囚徒》:淡化記憶的重量
- Aug 10 Sun 2008 21:46
《被天堂遺忘的孩子》:遠離家園
前幾篇曾寫到下層階級拉丁裔婦女的處境,教育不足伴隨社會地位低落,但是為家庭的一份子,拉丁裔婦女特別是中美洲婦女卻是家庭經濟的主要來源,她們必須養家活口,在家庭與工作間奔波,她們的丈夫多是懶惰、酗酒,甚至是惹事生非、群毆械鬥、賭色毒皆不忌,家庭分工絕大多數都是女性一肩扛起,然而她們卻是被剝削、被輕視的一群。
- Mar 10 Mon 2008 21:27
《燦爛千陽》─找尋自由風箏
- Jul 19 Thu 2007 22:07
雨啊,請你到非洲
自從開始接觸旅行,和姊姊聊天聊到畢生夢想「一生中前往的國家」時,翻出世界地圖來討論,開玩笑的講哪些國家是死都不要去的,其中有阿富汗、伊拉克、葉門、象牙海岸、獅子山、海地、巴基斯坦、索馬利亞、孟加拉、東帝汶、蘇丹,其中除了海地在加勒比海、從印尼獨立位於東南亞的東帝汶與位於南亞的孟加拉,其他都在中東與非洲。前幾年網路上盛傳的印尼排華暴動的殘忍血腥照片是東帝汶屠殺的實景;孟加拉確實有不少背包客從印度進去,但當地基本衛生條件堪虞;海地的暴動、治安惡化簡直用槍林彈雨形容。姊姊曾在宏都拉斯遇到一位去過海地的美國男性,他只用「女人單身一人不要去海地」來形容海地,對於沒有女人單身一人不能去哪裡觀念的外國男性背包客都有此看法,可見海地治安有多不利於女性。
其他分別在中東和非洲的國家,可用「火藥庫」來稱之,很多國家在外交部網站都是掛在紅色警示下,也不會有進步成橙色警示的一天,現在有些在橙色警示下的國家早已開發觀光產業,如北韓、阿爾及利亞,還有進步的空間。然而其他這些多是貧窮但是仍要打仗的國家,敵視、攻擊歐美並沒有得到尊嚴、榮耀,而且不乏自己打自己人的同種相鬥,直到今天,最痛的就是國家內的母親和孩童。
- Jul 10 Tue 2007 19:58
《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布卡悲劇
最近在閱讀《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描寫塔利班政權下的阿富汗平民生活,因為作者神氣靈現的鷹眼將我吸引了去,生於北歐與生於阿富汗成為強烈對比,尤其是女性。此書經由書友推薦,細讀之後火氣升起,塔利班政權所造成的戰火遺孤與文化沙漠,對伊斯蘭教教義的毒害,不僅傷害了一個宗教原有的善美,戕害阿富汗女人使其永遠穿著遮蓋的布卡。最近我又借了《雨啊,請你到非洲》一書,在與之前閱讀過的社會寫實書籍同論,對於這些「綁架」自己國家人民的政權,他們的頭號敵人應是自己,人骨堆起的國家裡,死亡的真諦若是建立於互相殘殺的弱肉強食中,面對死亡不是最恐怖的,死亡前的凌遲才教人顫慄。
有些讀者不喜這些放大真實面的書籍,一來是這些書籍讀了讓人心痛,書中的幼童從天真爛漫到陰影逐現,閱讀更為之不忍。一來是與該書社會相較,生於富足自由,早該惜福卻還有抱怨,相較之下,讀者顯得更趨於旁觀者。在《喀布爾的書商,和他的女人》的官方部落格中,略提1985年《國家地理雜誌》的阿富汗女孩,她的照片舉世聞名,17年後的2002年拍攝大隊再次尋找綠眼女孩的蹤跡,17年後的她除了老化,臉上表情更為木然僵硬,當一個母親在擁抱兒女仍無溫柔之情時,她的17年是怎麼過的?也許讀者會注意因為被伊朗領袖下令追殺的印度籍作家魯西迪的風流韻事,進而關心一個抨擊宗教中的惡魔所以被宗教中產生的怨靈追殺的文字革命份子,然而還有無數的平民在魔鬼的掌控下,女性與貧困者尤是。
閱讀到塔利班政權之下的社會令人搖頭也令人氣憤,禁止的多,認為讓平民得到愉快放鬆的圖像音樂書籍皆是魔物,不論其內容為何,塔利班政權之下的軍民大字不視幾個,除了伊斯蘭教經典外凡是有字的都燒掉沒收,不論那是介紹伊斯蘭教文化的還是伊斯蘭詩歌,可想而知塔利班政權所打的主意,因為有娛樂來源的人民反而追求安居樂業,賺錢養家獲得溫飽之後,轉為享受輕鬆,世界上的部分人民都是如此,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攻擊也無須防守,個人自由由法律與權利掌握,這樣的生活條款正是塔利班政權最恐懼的,政權最恐懼其支持者放棄攻擊,支持者的集體暴力才是推動政權掌權的力量,所以塔利班政權一上台就下令摧毀文化藝術,國家博物館也無一列外,讓暴民徹底掏空社會文化底座。
再來就是掌控女性,原本可以受基礎教育、基本人身自由的阿富汗女性,轉眼間一無所有,更遑論原本女性擁有的工作權了,所有的「基本」都消失了,試想如果一個社會在幾日幾週後變成男性會公開教訓女性露臉、穿著破露(這裡的暴露是指長袖衣物,並非我們所認知的暴露)的無禮行為,然後將女性趕出一切需要女性的工作場合,包括學校、工廠、醫院、育幼院、公家單位等,這樣的社會根本會是如何?在男性懶於工作、女性無工作的情況下,一部份的男性得冒著生命危險通商,一部份男性繼續偷懶,一部份的男性轉為當暴民,一部分的女性轉為低下的家庭勞動者,一部份的女性只能求於賣身契約式婚姻翻身,一部份的女性不甘如此力圖向上然後被社會唾棄甚至刺殺,這些情形看在臺灣社會簡直是不可思議,因為我們的基本相對而言來的很高,自由從未流失過。
- Jun 19 Tue 2007 13:30
《走達爾文的路:加拉巴哥群島尋祕》─楊恩生的新自然
2006年十月間參加市長官邸的藝文活動,有幸見到以前讀書時美術課本上常出現作品的畫家楊恩生。本來以為參與人數會以生態、藝術界人士、美術系學生居多,沒想到有很多普通民眾參加,可見主辦者用心。
楊恩生的生平和得獎經歷在網路上可見,極有說服力的例如他是師承梁丹丰,現在除了畫家的身分,可以多加一項「生態觀察家」的身分。楊恩生早期的作品偏向靜物,有無生命的與有生命的,而《走達爾文的路》一書,副標題是「加拉巴哥群島尋祕」,可想其中的辛苦與發掘生命的奧秘,捕捉動態與自然是他創作的動機。
- Jun 19 Tue 2007 12:39
何需美名只缺公理─慕哈妲梅伊的故事
- Jun 19 Tue 2007 04:31
《中東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