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爬漫畫格子 (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冬季日劇中就劇情而言,除了「ハケンの品格」外,我比較喜歡木村拓哉主演的「浮華世家」、山崎豐子原著的《華麗一族》,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原著和日劇都很精彩,《白色巨塔》的陳腐醫療深淵在臺灣也造成轟動。「浮華世家」與《華麗一族》呈現豪門世家萬俵家族的愛恨情仇、心機醜惡,在壯闊配樂、一流演員木村拓哉、鈴木京香、山本耕史等著名演員的正面、負面演出,劇情稍顯嚴肅,不過收視依然傲人。除了「ハケンの品格」和「浮華世家」外,日劇「流星花園」也是收視率較高的一部,日前看完第二部最後一集,其實感想蠻複雜的。

 好幾年前,約是我國中時期,算起來應該快十年了,經人介紹兩部少女漫畫,一部是冰川京子的「來自遠方」,一部是神尾葉子的「流星花園」,這兩部漫畫在當時算是標新立異,在當時很多都是女主角眼睛大到可以裝星星閃亮亮、男壓女依的風格,兩者在劇情上是比較特出的,「來自遠方」是架空奇幻世界,「流星花園」則提高女主角牧野杉菜的地位。後來「來自遠方」、「流星花園」兩部漫畫都成為少女漫畫中的暢銷傑作,也可以稱為少女漫畫經典,冰川京子的「來自遠方」因為傳言畫者身體健康不佳,男主角伊克、女主角莤如的感情與冒險就在14集結束,而神尾葉子的「流星花園」在36集也草草結束,之後畫者神尾葉子新作「貓街」,雖然沒有掀起一陣炫風,但是我反而比較喜歡「貓街」中的個性不容於學校的主角群,很有青少年的叛逆自覺味道。 

近年來我轉向去看少男漫畫、中性漫畫,原因無他,因為近年來少女漫畫的亮眼之作實在不多。從幽遊白書、寄生獸、城市獵人、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棋靈王、死亡筆記本、死神、怪物、犬夜叉、鋼之鍊金術師、結界師、蟲師、百鬼夜行抄、二十世紀少年到異色暴力的烙印勇士、哭泣殺神、超魔人等,少男漫畫與中性漫畫總是一浪打一浪,新的風潮甚至飄到白人世界,白人也玩起cosplay扮起火影忍者的裝束。少女漫畫除了超級經典尼羅河女兒、千面女郎、凡爾賽玫瑰等,之後白色圓舞曲、夢幻遊戲、蒼之封印、傾國怨伶算是大世界觀、創新題材的少女漫畫經典,其他如貧窮貴公子、薔薇之戀、淘氣小親親、戰神Mars、NANA等,雖然話題性和熱銷度都飆高,但是世界、想像、愛情都和白色圓舞曲等作品不同,是比較貼近現實,雖然貼近現實卻依然是少女的綺想,之後的校園愛情漫畫更是如此。其中我沒提到惡女、天使禁獵區、Clamp畫作、恐怖寵物店、吸血姬美夕,是因為我將它們視為中性漫畫,因為有不少男性讀者,也常常被男性讀者視為少女漫畫或中性漫畫中的經典。 

「流星花園」可以算是校園愛情漫畫中比較特殊的,當前幾集我還在為遭受校園暴力的牧野杉菜加油時,希望她秉持雜草精神打倒邪惡黑勢力、最後讓F4跪在她腳邊哭著求饒,沒想到幾集之後杉菜卻轉向與校園暴力頭頭的大財團之子道明寺司談起戀愛來,令我一陣錯愕,過幾年後看到講述校園暴力的漫畫「人生life」,被其中不畫血腥卻令人作噁的壓迫畫面燃起恐懼,頓時明白「流星花園」的奇特安排。

漫畫「流星花園」的劇情其實並不特殊,除了一開始牧野杉菜的雜草力量很令人激昂外,之後她就和F4中的道明寺司、花澤類有段三角關係,之後又增加成多角關係,加上道明寺司的母親道明寺楓從中作梗,歷經無限的感情荊棘,然後呢?然後就結束了。

前幾年臺灣拍起電視劇「流星花園」,捧紅臺灣F4,一路紅到日本去。我自從楚留香傳奇、細說乾隆、碧海晴天、白娘子傳奇、京城四少、包青天後就很少再看港臺電視劇,當然對臺灣電視劇「流星花園」沒有任何興趣,更何況我對臺灣電視劇與選角拍攝又存有一堆偏見,臺灣F4風潮自然無法吸引我。

在2005年左右,日本TBS拍攝日劇「流星花園」,剛開始演員群中的F4被觀眾批評,松本潤、小栗旬、松田翔太、阿部力四個演員的長相身高明顯與漫畫F4不符,因此日劇第一部的突出點放在女角和拍攝上,不過播出後,松本潤、小栗旬、松田翔太、阿部力的演出還算合宜,演出道明寺司、花澤類的松本潤、小栗旬兩者的批評聲浪稍減,後來的收視率也相當不錯。 

我會繼續看日劇「流星花園」的主因是因為女角,第一:飾演牧野杉菜的井上真央真的很可愛,是宮崎葵、上野樹里之外讓我一見就愛的日本女星。第二:飾演道明寺椿的松嶋菜菜子是我很喜歡的氣質女星。第三:我很喜歡第一部大塚愛唱的插曲「星象儀」、第二部宇多田光唱的「Flavor Of Life」。除此之外,日劇的大手筆拍攝令人讚賞,不論演員穿著、豪宅、座車都非常講究,看到演員開跑車、出動小飛機、拉長線、主要演員全到紐約實景拍攝,只有佩服。

選角方面,我本來也是對演出道明寺司、花澤類的松本潤、小栗旬不以為然,認為日本演藝界的帥哥演員何其多,何必挑兩個在外表上沒有特別出色的演員來演,更何況松本潤還是傑尼斯的偶像派明星,廣告味濃厚,不過看到松本潤的演出後,演霸氣、笨蛋、無賴、單純集一身的道明寺司其實還挺像的。演出牧野杉菜的井上真央不只我很欣賞,拖住幾個對日劇興趣缺缺的親友來看,他們馬上就被井上真央吸引,不禁大嘆:「這就是青春啊!」飾演在學校被F4欺負,被同學潑水、砸蛋、丟穢物、陷害,被道明寺楓打壓的堅強角色,井上真央可以說演活了牧野杉菜,另外在第二部後段還出現飾演電影「死亡筆記本」彌海砂的戶田惠梨香,雖然戲份不多,也算是個驚喜。 

第二部的整體主題是我很喜歡的,在於人生中的無數「謝謝」,讓自己受傷的、幫助自己的,不管是親情、友情、愛情還是那些莫名奇妙的圍觀者,只要讓自己成長的,不管是喜還是痛,通通都是給予「謝謝」。 

日劇「流星花園」第一部在兩人開戰到道明寺司前去紐約作結,是在漫畫中幾乎就是快到結局的部份,第二部從牧野杉菜去紐約找道明寺司開始,然後到日前的完美結局,在很多地方都改變漫畫的劇情,消去漫畫結局可能留下的遺憾,當然是迎合觀眾的期待,不過就劇情發展合理性而言,個性灰姑娘和笨蛋王子的故事在漫畫中的安排是比較適合的。

 Ps:基於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說我不像女生,說我盡是閱讀一些「男人看的怪東西」,對此我相當不服氣,賭氣寫一篇文章證明我沒有孤立他們與她們眼中女性國界的讀物,當然我也對「男人看的怪東西」很有意見就是了。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千秋真一:「她不是我的女朋友,她是個變態。」 如果說中島美嘉、宮崎葵成功詮釋大崎娜娜和小松奈奈兩個在愛情、事業、工作的人生旅途不斷跌倒、學著站起的女性友情,「交響情人夢」又是另一個成功典型。日劇「交響情人夢」是無意間看到的,它的原名是「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有關「情人」或「愛情」的標題,除了經典日劇,近幾年只要有「情人」或「愛情」字眼的日劇,我往往是仔細看看演員名單就走馬看花了,然而「交響情人夢」卻出乎意料的好看,而且評價也意外的好,也是少見由漫畫改編而極度出色的代表日劇。

 不只如此,主要演員的演藝事業也水漲船高,只要走過kanebo化妝品專櫃,發現大海報換成在「交響情人夢」飾演三木清良的水川朝美(Mizukawa Asami)來代言。除了水川朝美、瑛太、飾演男主角千秋真一的玉木宏之外、飾演野田惠的上野樹里成功詮釋女主角,絕對是野田惠風潮的主因。 

2006年日本日劇學院賞的得獎日劇中,「交響情人夢」是大贏家,而上野樹里獲得最佳女主角獎,評審和觀眾都為野田妹著迷不已。看過同名漫畫和日劇,日劇的漫畫色彩比原本漫畫還重,突出使用電腦動畫的手法可能在日劇中是創舉。

日劇中,野田惠一出場就讓觀眾大爆笑,拖著男主角千秋真一進她自己髒亂、遍步垃圾、充滿異味的房間,房間裡的堆積內衣褲還長出香菇,男主角千秋真一幫她清理房間後,沒多久又亂了,這便是垃圾女的由來。接著,野田惠因為不愛洗澡洗頭,頭髮凌亂、吸引蒼蠅飛舞、身上臭氣熏天,男主角千秋真一咬牙幫她洗頭、強迫她去洗澡,就生活知識層面,野田惠的烹飪技巧是負100分,千秋得常常煮飯給她吃,還得幫她添飯,在音樂方面,野田惠雖是天才卻是個不受拘束的奇才,卻時常彈鋼琴彈到不知配合與節奏,男主角千秋真一得一拳將她打飛、嚴肅的音樂老師得跳「屁屁體操」換得她的些許配合。

野田惠對千秋非常愛慕,不過她表現愛慕的方式卻讓千秋大罵「變態」,野田惠在日劇中會偷看千秋洗澡,在漫畫裡是直接聞千秋穿過的衣服襪子、聞他身上的味道、偷拍他日常生活的樣子。他們一對表現愛情的方式也很特別,日劇中是千秋王子餵食野田惠這隻「寵物」,漫畫中則是互打互踢然後來個大擁抱。(這個漫畫不是18禁的) 

日劇中,常常冒出對千秋的愛心符號、飛奔向千秋索吻強抱,讓千秋無時無刻得飛踢,施展左右鉤拳、拿鍋子連擊、拿書k野田惠、擺架式化解野田惠的招數、拖行野田惠離開他的房間或床、用圍巾勒野田惠的脖子。 

這些舉止在以往談情說愛、感動溫馨、年輕熱血的日劇中很難看到,尤其以女主角的身分,頭髮亂翹、噘嘴、步伐不穩、看到男主角會飛撲、彈琴彈到身上冒煙、穿著獴哥裝跳舞,因小時候的學習陰影而對鋼琴比賽有歧見,更不要說她在劇中展現「女人味」的「驚悚」畫面,一個突破日劇美麗、可愛、溫柔、堅強、謎樣、傻氣、可憐的女主角,成功擄獲觀眾的心。在日本傑尼斯團體SMAP主持的節目,有次SMAP邀請玉木宏和上野樹里,上野樹里簡直是野田惠本人的真實化身,不然就是還沒脫離劇中角色,然而兩者的相像令人覺得野田惠這樣的角色似乎存在著。

看此日劇的趣味在於看到什麼片段、聽它配合什麼音樂,貝多芬的悲愴、月光,莫札特的魔笛,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協奏曲,布拉姆斯的第一交響曲以及變成日劇主題曲的蓋西文藍色狂想曲,讓原本熟悉古典音樂的觀眾隨著音樂與劇情會心一笑,讓剛接觸的聽眾不帶壓力的踏進古典音樂世界。

一個「奇異」的女主角還不足以影響到音樂界,然而「交響情人夢」卻讓「古典音樂」風潮如歌一般的傳開來。在二月號的「MUZIK」雜誌,用「古典音樂翻轉出文化創意」來形容「交響情人夢」現象。「交響情人夢」播映後,在日本創下高收視率,片中應用的古典音樂也出多張合輯,古典音樂也可以很活潑,如同劇中搖滾式的演奏。 補充:看了二月號的「MUZIK」雜誌專篇文章,覺得很有趣,所以打出這篇文章。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前幾天一位幼童遭虐的新聞,遭受虐待、毆打、疑似性侵害的報導,還是生氣又難過。以前對於無辜的被害者,義憤填膺的我都會希望我也有本「死亡筆記本」,還會嘲弄這個社會說:可能筆記本每本五百頁,冊數如普魯斯特的著作、休學辭職每天寫十二小時、雇人來做晚班,死神都死光了,也寫不完這個世界上的罪惡。 

學習試著超然面對後,看「死亡筆記本」的確有種大快人心的感覺,但前提是「死亡筆記本」持有者不能是自己。 

「死亡筆記本」的電影分成上下兩集,由於漫畫我完整看完,電影只看了「決勝時刻」,雖然很多角色的出場都被修修剪剪,其實我是覺得是很直得看,看完後也可以把「死亡筆記本」主角夜神月與日本社會一較,也和所謂拯救社會、除暴安良的漫畫人物如超人、蜘蛛人、蝙蝠俠、閃電俠比較,撇去「英雄」一詞不談,我的感覺是日系的反社會性比較強烈,也更偏激。 

從日本《大逃殺》的小說和電影風潮開始,為去除「不該有的社會現象」,日系除了以暴制暴,還會對除暴者的心理變化做放大,演員北野武與藤原龍也兩者在電影「大逃殺」中有明顯對比,電影「大逃殺」的深刻、北野武的表現不用多談,藤原龍也的演出同樣令人驚豔。 

「死亡筆記本」漫畫結構複雜龐大,漫畫中其實可分成二部,第一部是夜神月(藤原龍也飾演)與L (松山健一飾演)的鬥智,第二部是L接班人N與M、夜神月的智鬥。電影「死亡筆記本」演的部份只限於漫畫的第一部份,而漫畫中L的死亡無疑讓許多書迷心碎,更讓許多人對最像L接班人的N抱有期望,個人認為除了兩人都有各自吸引人的「推理怪癖動作」外,L表現比N出色、亮眼。

 「死亡筆記本」的持有者會有人類和死神兩者,通常死神都不介入人類使用「死亡筆記本」的用法,因為死神是扮演完全超然角色,善良與邪惡完全沒意義,然而漫畫與電影卻讓死神擁有比人類豐沛的感情和犧牲,為彌海砂 (戶田惠梨香飾演)而死的兩位死神,特別是死神雷姆,為海砂在人世上的遭遇擔心,也為她化為沙塵,死神似乎比人類更懂「情」。這裡的「情」可以是愛情,可以是親情,可以是友情,可以是同情,不論是愛情、親情、友情、同情,兩位為人類而死的死神的「情」表現都比漫畫中的人類真誠。

電影「死亡筆記本」除了從中切斷,在夜神月、L的死因上也是力求平穩,在漫畫中卻是L輸給了夜神月,造成自己的死亡,雖然漫畫第二部份夜神月也有報應,但是我覺得這不全是N的推理成果,事實上是夜神月自己走向窮途末路,或者說這是非得走的結局不可,因為當正義仲裁者的作為失當偏離,這份正義也失去意義了,要說最後的贏家是誰,答案還是「罪惡」本身,這也許就是電影最後刻意安排死神路克嚎笑的原因,可能是死神認為人類再「有趣」,還是敵不過「罪惡」。 補充:小火田健另有新作「藍龍」,日本已有連載。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