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適合讀者:地球環境關切者、科幻小說愛好者
一直很喜歡倪匡架構科幻小說的眼界,在他的科幻小說裡,人類是觀察與被觀察的一群,當人類探索天外星球,外星族群也會融入人類、殖民人類,與人類產生利益或感情糾葛,有些外星生物型態、心態與人類無異,因此人類不是獨一無二的一群。人類是生物圈的一類,也許是天外某種龐大族群所饌養的寵物,或是被視為養在實驗室器皿中的細菌,與其他物種放在一起競爭,剛好繁衍到60多億,實驗者看著人類如何消滅、侵略其他物種,可能是龐大族群眼中的高等、進化、肉食性細菌或生物之一,如同人類對靈長類所做的實驗,也許人類的壯大是對龐大族群的反撲、人類與生態的平衡問題是因龐大族群的刻意控管,當然以上毫無證據,一切來自科幻小說(如世界大戰、外星人)、電影(如MIB、ID4)、X檔案的情境假想,但是以上可以當作《群》這本小說內容的閱讀世界。
來源 來源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是傳奇》適合讀者群:科幻小說愛好者、史蒂芬金小說愛好者、對電影版疑惑者
電影「I am Legend」在網路上出現第二種版本的結局,先不論第一種還是第二種版本之高下,第二種版本是比較貼近原作的,第一種版本是大眾化口味的。為了避免混亂,以「I am Legend」代表電影版,《我是傳奇》代表中譯原著。
來源 來源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用英文的時態來形容《時間迴旋》的故事背景,主角是以過去進行、過去完成、現在進行交雜,對讀者而言卻還是個未來的時態,甚至連個起頭都沒有。中文的過去、現在、未來時態不明顯,中文領域喜愛強調光陰的不復返,應該珍惜時間的當下,點出現在時態的重要性。中國古典小說有許多踏入異境的故事,常常用深山、異類(精怪狐妖)誘惑、冥界、仙佛淨地來指涉異境,可以推敲這裡是對踏入另一個空間的靈異描述,但是對走進未來的時空故事向來都是以夢境泛指,而且都帶有「戒」的箴言意味,好像談未來似乎就是該避免的空談,過去與現在必然重要,談未來也是可以很嚴肅的,並非做夢胡說。
來源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蒂芬金的恐怖驚悚小說不是我最愛的,不是不合我的胃口,被嚇到寒毛豎立也是一種閱讀奇趣,可以說恐怖驚悚小說的後勁很強,是屬於知覺、想像部分的,但是史蒂芬金的小說不只如此。被評為「恐怖小說大師」對史蒂芬金不見得完整,《綠色奇蹟》、《四季奇譚》幾篇、《勿忘我》分別改編成電影,動人是一致的顏色。
《綠色奇蹟》的電影比原著早出,看電影唯一被嚇到的部份真相大白後,那位姦殺兩位小女孩的兇手以飢餓的表情看著她們的表情,其他部分幾乎都是眼淚在眼眶中打轉。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覺得我寫的心得太過「溫和」了,幾乎每一本書都有一個或多個觀點,每一個書都沒有大缺點,所以在我看來每本書都可以讀。針對這點,我覺得我看書很挑,我沒興趣的要我拿起來翻翻都有困難,銷售排行榜上的四分之一是連碰都沒碰過,某些作者的書也是完全不沾的。「書名」、「主題」、「作者」、「網路」都是我用來淘汰與選擇的方法,對於我有興趣的,自然不忍苛責,於是努力讀出某些意義,不管是作者寫到的,或是我自己天馬行空亂想的。
《危基當前》是麥克克萊頓的中譯新作,也可以說是作家著作目前所有小說中,我最不看好的一本。小說中的深意可以鑽到極深,然而被好萊塢式的炫風危機處理充斥,危機電影的特效可以誇張、諷刺,但是現實上的危機向來只是「像」拍電影,並非危機電影。
基因到底是什麼?恐怕我也只能用生物課本的那套解釋來說明,除了生物課本,對於基因的理解,就像是每一個人的潛意識,每ㄧ個人都有獨特的一套潛意識,這套公式演算每一個人的生命程式,有「1+1=2」的潛意識就有極大的機率去演算出「1+1=2」,反之如果強加克制潛意識或反擊潛意識,「1+1=2」這套公式就被打破,可能是「1+1=1」、「1+1=3」、「1+1=0」等的無限多種可能,但是其中有個問題,既然是潛伏在思考中的深層意識,可能是被個人封鎖的,可能並非每個人都能自覺,也並非每個人都能感受他人的潛意識,潛意識的存在如何證明、如何讓人信服?一個人突然的歇斯底里可能是他長期的欲求不滿,如何證明歇斯底里與欲求不滿的直接關聯?會不會只是因為今天衰事連連、和家人大吵一假、股市降百點虧大錢?如同基因和行為舉止的關係,今天的個人行為舉止不得宜會不會只是因為後天的某一個環節出錯導致滾輪走偏,或是因為情緒為導火線,而和基因無關。基因如果能穩當的操控每一種生物,任何強加於每一種生物的行為規範都不盡正確,最大的問題就在群體多數中道德觀的建立,如果在群體中有種生物沒有建立道德基因,怎能處罰這種這種生物?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閱讀《沙丘魔堡》讓我手舞足蹈,這並非隨便說說,《沙丘魔堡》中譯本勾起我許多回憶,關於電動的。雖然近年來有其他事物纏身,加上視力惡化、避開網路成癮的考量,許久不碰電動了,不過偶爾還是會看看網頁討論,看看最近在紅什麼遊戲。
以往我個人偏好帶有中國風的RPG,最好帶有潑墨山水的雅致、古老深沉的傳說、熱血澎湃的歷史,當然還要有俊男美女主角群,當時大宇「軒轅劍」系列,從煉妖壺、壺中仙到軒轅劍、軒轅劍仙,妖魔人世混雜,來自《山海經》的奇獸祥祇,給我極大的感動,其中我最欣賞「軒轅劍外傳楓之舞」的墨家精神,墨家領袖墨子、弟子禽滑釐與傳說的機關師魯班,塑造的世界是春秋戰國諸子百家、憂國分裂的亂世,雖是電動,卻看到政治紛擾所呈現的人不人、妖不妖的變形中土。之後的「軒轅劍三」在西元八世紀,跨越到威尼斯、大馬士革、巴格達然後回到長安、洛陽,千里之行是雲與山的彼端,因為地域,西方撒旦魔物蠢動,中國與歐洲相接,黑暗連天,黑暗魔掌橫跨歐亞大陸。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法國作家柏納韋伯(Bernard Werber)的短篇小說和義大利作家迪諾布扎第有點類似,在寓意深刻的故事中帶著對「人」的貶意,迪諾布扎第利用回顧希特勒童年生活的悲慘來諷刺這位時代盟主,作家注重的是人的過去與未來;柏納韋伯則是拋棄人的身分,以人以外的生物來看待人。以人看人、以萬物看人的差別其實不大,因為個人過分的自我膨脹,由他人或他物之眼來看,人類只是渺小又可悲的生物。
《大於10的死罪》甫一出版我就對此書來來回回不知道拿起又放下幾次,最近看完此書才發現柏納韋伯的作品很合我的胃口,我對譏嘲、揭發人性惡行的故事異常喜愛,對隱惡揚善的書籍興趣缺缺,老實說就是「人類們,再繼續假下去吧!」而《大於10的死罪》的主旨大致也是如此,在以往已經有喬治歐威爾的《動物農莊》與《1984》來諷刺人類政治行為、威廉高汀的《蒼蠅王》說明人類集體行為與弱肉強食的恐怖、高見廣春《大逃殺》對人類求生存的觀察….等等,在這些不論是作者作古已久還是大紅大紫的故事中,主題就是反省人類的行為,不論是自白還是揭發人心醜陋,其實都達到部份目的了,那就是當人類都無法相信人類自己,怎麼要求其他物種對人類的信任。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氏451度》在我看來跟科幻小說沒有太大的關係,即使書中的科技有如《關鍵報告》般的進化,但是閱讀後記後,我覺得這是本諷刺小說,用來諷刺人類對文字的濫用、知識的不當消化。
書中的消防員是為了「墳書」而存在,閱讀者、思考者活在被舉發的恐懼下,看到這裡我試著揣摩有一天因為閱讀、思考而被處以墳書的逞罰,那麼墳書的意義除了蔑視文字的存在,是否也代表對於人獲得知識過程的輕視?可能也是作者暗示政府與鷹犬控制思想的手段;而書中那些只接收外來音訊娛樂畫面渾不自覺已經沉現「零思考」的人群,對應到現在社會的相似人群,他們驚恐的是別人在思考,因此另一種的種族歧視展開了,「零思考」的人類好控制,而「會思考」的人群是反動份子。
Azucena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